常见疾病 | 医药企业 | 健康曝光台 | 网站地图
您当前位置:民众健康网_引领民众健康生活 >> 急救方法 >> 如何对触电病人进行急救

如何对触电病人进行急救(2)

责任编辑:佚名 文章热词: 触电病人怎么急救 加入时间:2017-3-21 8:29:34
核心提示: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,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,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(如穿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紧跳跃地接近触电者)前,不能接近断线点至 8~10m 范围内,防止跨步电压伤人。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亦应迅速带至 8~10m 以外后立即开始触电急救。

  三 心肺复苏法:

  1 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,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,正确进行就地抢救。

  a.通畅气道;

  b.口对口(鼻)人工呼吸;

  c.胸外接压(人工循环)。

  2 通畅气道:

  2.1 触电伤员呼吸停止,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。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,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,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,取出异物;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。

  2.2 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。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,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,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,舌根随之抬起,气道即可通畅。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在伤员头下,头部抬高前倾,会更加重气道阻塞,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,甚至消失。

  3 口对口(鼻)人工呼吸:

  3.1 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,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,救护人员深吸气后,与伤员口对口紧合,在不漏气的情况下,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,每次 1~1.5s。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,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,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。

  3.2 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,正常口对口(鼻)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,以免引起胃膨胀。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。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,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,应及时纠正。

  3.3 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,可口对鼻人工呼吸。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,要将伤员嘴唇紧闭,防止漏气。

  四 胸外按压:

  4.1 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。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:

  a.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,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;

  b.两手指并齐,中指放在切迹中点(剑突底部),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;

  c.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,置于胸骨上,即为正确按压位置。

  4.2 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。正确的按压姿势:

  a.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,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,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,两臂伸直,肘关节固定不屈,两手掌根相叠,手指翘起,不接触伤员胸壁;

  b.以髋关节为支点,利用上身的重力,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 3~5cm(儿童和瘦弱者酌减);

  c.压至要求程度后,立即全部放松,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。按压必须有效,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。

  4.3 操作频率:

  a.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,每分钟 80 次左右,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;

  b.胸外按压与口对口(鼻)人工呼吸同时进行,其节奏为:单人抢救时,每按压 15 次后吹气 2 次(15∶2),反复进行;双人抢救时,每按压 5 次后由另一人吹气 1 次(5∶1),反复进行。

  五 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:

  1 按压吹气 1min 后(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 4 个 15∶2 压吹循环),应用看、听、试方法在 5~7s 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。

  2 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,则暂停胸外按压,而再进行 2 次口对口人工呼吸,接着每 5s 吹气一次(即每分钟 12 次)。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,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。

  3 在抢救过程中,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,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~7s。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,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。

  了解这些触电急救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,毕竟如果遇到有人发生触电事故,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掌握这些知识,来给病人做急救措施。

最新文章